寶寶剛出生就覺得自己好失敗,奶水不夠喝?

寶寶剛出生就覺得自己好失敗,奶水不夠喝?

我是一位營養師,亦是一位 lactation consultant 國際母乳顧問。當年我生了寶寶後跟好多媽媽一樣,遇到好多母乳餵哺的問題。包括不夠奶、寶寶增重好慢、上班後需要泵奶、追奶,這些問題。

所以希望通過這篇文章跟大家分享我的經驗,支持打算母乳餵哺的媽媽。在我的工作中,很多媽媽經常會問到一個問題:寶寶需要補奶粉嗎?寶寶會不會吃得不夠?很多時候問這些問題的媽媽,可能是寶寶常常哭,或者常常不睡覺,或者不停吃。這些都令媽媽懷疑,寶寶會不會吃不夠奶,會不會是自己奶量不足?我想說這些情況不一定是寶寶吃不夠奶。但是到底怎麼去評估奶量夠不夠?有沒有需要補奶粉?

我自己產後第一個月也試過要補少量奶粉。其實補奶粉要看看你有沒有實際需要,如果補的方法是正確,其實仍然有機會成功全母乳餵哺。如果在不需要的情況下,就不要隨便補奶粉。我們有三大個指標,媽媽可以觀察,第一個是體重增長。其實體重是寶寶吃得夠奶最好的指標。如果寶寶增重良好,即使他常常哭,或者常常不睡覺,其實都代表奶水足夠。寶寶出生之後幾天,會有一個體重減輕情況,這個情況我們稱為收水。因為寶寶在媽媽子宮內,吸了水份的重量,出生後減重是正常。一般我們說不超過 7%的話,其實都屬正常。如果寶寶減重超過 7% 甚至超過 10%,那麼我們要看看寶寶出生後,奶水是不是足夠寶寶喝了。另一個指標,寶寶兩個星期大的時候,有沒有增重致最少出世的體重,到滿月平均寶寶增磅大約0.5-1公斤,即是大概一至兩磅左右。如果寶寶在這個時間增重情況不太理想,需要看看寶寶飲奶的情況如何。第二方面,要看看寶寶便便和小便的尿片和屎片。這個是最方便的方法,並不是所有媽媽隨時可以去為寶寶磅重,出世後,由於要慢慢靠飲奶排出胎糞,去到第三日

便便應該轉了綠色,代表寶寶喝了奶後把胎糞排了出來。如果這個情況下,寶寶便便仍然是黑色或啡色,可能是沒有喝到足夠的奶可以排出胎糞。第五日的時候,寶寶便便應該轉了黃色。寶寶有小便代表他從奶裡面取到水分,如果有大便代表寶寶吸收到營養。到第三日,我們期望寶寶可以每日大概有三次小便,三次大便。到第四日,有四次大便,四次小便。到第五日,每日最少有五至六塊很濕很重的屎片或尿片,那個重量應該是大概三片乾尿片疊起的重量。一般來說寶寶排便排尿愈多,代表他喝奶的量是足夠的。我們期望每24小時,寶寶都有排便,特別是出生後初期。有一些母乳餵哺的寶寶到了後期,第二三個禮拜之後,他們未必會每日有大便,因為人奶成份是沒有廢物,全部吸收。所以到後期,並非日日大便都屬正常。不過,如果首個星期,都是一個重要的指標,日日寶寶有大便。

我們去到第三個指標,可以觀察下寶寶狀態,第一樣是留意寶寶嘴唇,會不會好乾。嘴唇好乾可能是脫水的徵狀。亦可以看看寶寶皮膚,會不會沒有水份,按下去的時候,寶寶皮膚會不會反彈。我們要確保寶寶水分充足,代表喝奶的份量足夠。我們有些指標看到,如果寶寶平日喝奶的時候,一般一個肚餓的寶寶的面部肌肉都是崩緊的,而且一個肚餓寶寶的小手都會握成拳頭。吃飽了的寶寶拳頭會放鬆,鬆開了小手。這代表寶寶喝了足夠的奶了。即使寶寶很快又想再喝奶,不等於寶寶奶不夠喝。

最後想說,各位媽媽如果你真有需要補奶粉給寶寶,無需要覺得失敗,有負面的感覺。因為補奶粉,如果是補正確可以是短暫幫手的方案。最重要是自己知道怎麼樣評估,再重拾正軌。

在補奶粉的時候,如何去補奶才能讓寶寶仍然繼續用正確的方法去吸啜。同時補奶粉之餘,好好保護自己的奶量,不要因為補奶粉愈補越多,慢慢影響到媽媽奶量。鼓勵大家以母乳餵哺為目標,即使開始的時候補了奶粉,我仍然鼓勵大家,不要覺得自己失敗了的情緒,補奶粉亦非隨時需要補的,可以用客觀的指標,或者諮詢下醫生,再或者咨詢國際母乳餵哺顧問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