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吸入性肺炎是一種很難纏的疾病,而且因為不容易做區別診斷,同時也會因為病人身體的免疫力低下以及抗藥性等問題而增加了治療的難度。吸入性肺炎經常發生在身體虛弱的高齡長者身上,特別是當他們伴隨有咀嚼吞咽障礙等等相關的問題的時候,往往因為營養不良,加上運動量不夠,甚至伴隨著有機少症等等相關的問題。
當遇到大量的細菌來襲的時候,這些長者就不可避免地經常會發生各種的炎症。但是如果我們細想一下,要造成組織的發炎,必須要有細菌的存在。那麼這些細菌究竟是從哪里來的呢?對於吸入性肺炎,這些侵入氣管以及肺部的大量細菌,大多數都是從鼻腔口腔和咽喉裏來的,其中最大宗的細菌就是積累在口腔裏的細菌。那麼他們又儲存在哪里呢?這是由於口腔的容積很大,同時又包含著很多的牙齒牙齦組織以及頰粘膜。而在牙齒的咬合面接合面以及牙齒與牙齦連接的持頸部位都有一些縫隙,能夠儲存很多的細菌。
如果發生蛀牙的話,在這些牙齒的蛀洞當中又更容易儲存細菌。如果這些蛀牙把露出在牙齦上面的牙齒,牙冠都蛀掉,只剩下殘根部位,那麼狀況就會更嚴重了。因為露出的牙髓腔很容易就會讓細菌和食物的殘渣儲留在裏頭,更不容易清除。此外,在我們的牙齒和牙齦接縫的持頸部為語言淫穢並沒有聯繫在一起,他們是被稱為牙齦溝的一個分開的間隙,而這牙齦溝又是一個非常容易藏汙納垢的地方,堆滿細菌與食物的殘渣。如果在清潔牙齒的時候沒有好好的清除乾淨,那麼含有大量細菌的牙菌斑就堆積在這裏,裏面的細菌會產生毒素,刺激我們的牙齦組織而造成發炎。
一方面是會破壞牙齦下面的牙周膜,這個牙周膜是包圍著我們的牙根,讓我們的牙根能夠牢牢的固定在齒槽窩裏的一層纖維薄膜。而牙周膜被破壞之後,牙齒就會發生動搖,再嚴重的時候甚至會讓我們的牙齒掉落。當細菌繼續往牙周膜下面侵犯的時候,牙齦溝就會變成牙周囊袋,繼續更多的細菌會讓我們口腔的病情更為的嚴重。另外就是附著在牙齒持頸部位的牙菌斑,如果長期沒有清潔掉的話,它就會硬化成為表面粗糙堅硬的牙結石。這個部位會積蓄大量的細菌,更容易助紂為虐,造成對牙周膜的破壞加速。
牙齒和口腔如果沒有做好清潔的工作,就會成為一個藏汙納垢的所在,更會成為滋生細菌的溫床。在常照老人的口腔當中,經常會發現有黏噠噠或者是幹幹的薄膜污染物附著在上的硬區,這是口腔當中剝落的上皮細胞唾液血液或者是痰液的一個組合物。因為舌頭失去了它的功能,沒有辦法抬上來清除粘附在上的這些污染物,就很容易在這裏累積了大量的細菌。此外要注意的是在頰粘膜處,頰粘膜與上下腭牙周固連粘膜間也會形成一個很大的儲存空間,其他的像是在舌苔以及舌頭下面,也都是儲存細菌的絕佳的所在。
因此對於全身衰弱肌無力,低營養低免疫力的長期臥床老人,尤其是當有嚴重的嗆咳發生的時候,如果沒有辦法做自我清潔口腔的動作,那麼照顧的人就要想辦法來幫助患者清潔口腔,避免患者因為口腔的衛生沒有做好而儲存了大量的細菌,在發生嗆咳的時候,這些細菌就很容易隨著嗆咳誤吸入到了氣管肺部而形成吸入性的肺炎。